博班公告
關於博班
博班成員
研究展演
文件下載
聯絡方式
More...
113級│[跨域研究主修] 吳其育 王愛眉 王樂雅 [藝術實踐主修] 張文菀 游雅蘭
112級│嚴淳齡 葉杏柔 郭柏萱
111級│李佳霖 趙鐸 施懿珊
110級│蔡胤勤 沈柏逸 高立哲
109級│林耀秋 鄭翔宇 沈克諭
108級│張紋瑄 梁廷毓 王柏偉
107級│吳玉麗 許鈞宜 林晏印
106級│林晏竹 盧青辰
105級│王叡栩 林怡彤 楊麗英
104級│陳敬寶 羅盈嘉
103級│盤龍 黃慧瑜 陳依純
102級│王曉華 吳樹安
101級│林格聖 凃倚佩 蘇俞安
100級│秦雅君 王聖閎 徐明瀚
099級│劉碧旭
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,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、事物、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,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,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。
以複合媒材探索如何以「繪畫」視為容器,以及包含著圖像的身體。透過哀悼圖像的方式,來探索當畫失去圖像後所殘存之物。
從藝術史的角度,梳理視覺藝術與電影影像間的敘事關係。
作品常挪用藝術史對照生活的經驗,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回應自身對日常的、藝術的提問和見解,試圖挑戰觀看的認知並進行觀念上的辯證,用意在於反思,進行再次思考。
以版畫為主要的創作媒材,作品描述日常生活中無法用語言精確表達的內心情感,在木板特有的肌理紋路上,以雕刻刀刻出疏密不一、流暢和諧的線條,記錄下她的創作當下的情感變化,凝縮此刻的記憶。
藝術創作者、工作者與理論研究者。從事空間與裝置創作以及影像研究,並且嘗試獨立策展與評論書寫。
獨立藝術工作者,研究員,評論人。2014至2023年1月任職在地實驗 ET@T與數位藝術基金會,曾任「在地實驗媒體劇場」負責人、「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」計畫主持。
影像創作研究者,創作利用異質媒材探討主體性中難以言說的異化狀態,進而以精神分析與哲學角度剖析被自身與外在結構所限制的主體。試圖向生命中的無明提問,探究藝術之於人性的意義。
李佳霖的研究與實踐關注方向為數位時代的文化研究、媒體理論與藝術創作。
研究領域與興趣:
電影研究
神秘動物學調查員、科技藝術創作者、網路文化工作者、信息動力學家、新媒體研究員
策展實踐與研究範疇以藝術家書籍(Artists’ Books)和當代攝影書為核心
攝影/劇場/聲響/哲學/美學/科幻/裝置/視覺文化/媒介考古/散文電影
原住民藝術、泰雅族流域文化、性別研究
研究專長 法國當代思潮
藝術創作與研究者
研究興趣為影像美學
研究專長 當代藝術
研究專長 跨領域藝術實踐、計畫型創作、藝術與田野研究、鬼魂概念史
研究專長 設計理論、媒介理論、當代藝術史、文化與藝術社會學、西洋教育史
嘗試通過當代思潮、台灣文學及電影思索且提問。
研究主要關注實驗電影、當代哲學與文學,並嘗試與視覺技術、當代藝術、記憶與虛構等問題展開對話。作品則以「電影的電影」為出發,反思影像與個人之關係。
從事藝術創作及其研究。以繪畫為主要創作媒材,關注自身、城市和社會的關係與意義。
從事藝術創作與相關研究。媒材包括繪畫、錄像、複合媒材、裝置,以不同形式尋求存在與記憶和認同的補償。
研究專長
藝術創作、書畫藝術相關理論
政治藝術、資本主義、全球藝術市場趨勢、文化外交
台灣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
以藝術、設計、建築、文化史料研究都市的動態感知。
以攝影為創作媒介。在博士班 所進行的閱讀與思考,則嘗試聚焦於流變中的攝影本體。
美術理論、藝術創作
大眾美學、大眾攝影、藝企合作、藝術贊助
都市發展政策、居住權運動、策展、報導及評論
以新媒體互動技術、實驗動態影像、敘事文本、實驗繪畫為主要創作和研究。
哲學、當代藝術策展及理論
當代藝術評論與創作
當代藝術創作及其思潮
電影與文學研究、德勒茲研究、蔡明亮研究
台灣當代抽象繪畫中的書寫性、當代素描、水墨畫、書法
台灣當代藝術、策展
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台灣當代錄像裝置、身體及行為表演。同時也擴及台灣攝影史研究、當代藝術的「民族誌轉向」議題,以及在地藝術理論生產之反思。
當代歐陸哲學、東亞美學現代性、華語電影的美學政治
研究專長 美學、藝術展示史、藝術理論、藝術博物館研究、台灣美術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