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聖閎 Sheng-Hung WANG
台新獎Artalks 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
伊通公園 http://www.itpark.com.tw/curator/data/633
藝評人,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講師。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(2017、2018),文章散見於《典藏今藝術》、《藝術家》、《藝術觀點ACT》、《現代美術》等藝術雜誌及美術館出版刊物。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臺灣當代錄像裝置、身體及行為表演。同時也擴及臺灣攝影史研究、當代藝術的「民族誌轉向」議題,以及在地藝術理論生產之反思。博論則以謝德慶為論述起點,探討戒嚴之後一系列觸及徒勞、過剩生產、生命政治∕生命敘事,以及耗費性美學的創作實踐。
博士論文
謝德慶機器:極限布置與耗費美學
Tehching Hsieh Machine:
The Extreme Dispositif and Aesthetics of Expenditure
https://hdl.handle.net/11296/4qy5vd
論文
2014〈從直接攝影到「非影像」書寫:以張照堂影像美學和〈非影像筆記〉為線索〉。《現代美術》,27期,105-129頁。
2013〈消耗的生命、徒勞的身體:論台灣當代藝術中的自我耗損與過剩勞動〉,論文發表於「2013亞洲藝術學術論壇『亞洲生活手勢III:手勢作為方法』研討會」。臺南:臺南藝術大學主辦,2013年11月28日。
近期文章
2018年
〈原生理論、地理測繪,以及影像的身體動力學〉。《藝術家》,512期,158-163頁。
〈全境觀伺之眼:談《巨神連線》系列的攝影實踐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,304期,100-103頁。
〈如何思考評論的在地性?「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2018年度論壇」後記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13106
〈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:也談《新活水》上的攝影論爭(上)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22801
〈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:也談《新活水》上的攝影論爭(下)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22802
〈展演追憶筆記:關於《1:00am》與身體的忘卻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22706
〈將現實迫為虛構的力量:《大帳篷—想像力的避難所》與活勞動之網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33103
〈還給攝影一具身體:從〈銀鹽的焦慮〉談攝影實踐論的空缺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33104
〈寓居於黑:談袁廣鳴的《向黑》及其爭議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43004
〈談「空氣草」的植物性意象及其強∕弱策進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43005
〈如何錄下一檔將臨展覽的鬼魂?談黃奕翔個展「出去一下,等等回來」〉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73106
〈Re: 超商座位區裡的異世界生活:關於崔廣宇的新作與其抗辯式身體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73107
〈宏觀檔案陳列學與「物」的耗費時限:關於「BOUNDARY邊界」李明學個展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083104
〈回望「南方以南」:人之聚集、故事敘說,以及肉身性的知識培植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8100301
〈那些「能有所不為」的生命:談〈佛法左派〉與陳界仁的帝國批判限界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315期,2018年12月,頁92-99。
2017年
〈群策群力年代:談VT Artsalon非常廟與其創造的「藝術鄰坊」〉,吳嘉瑄主編,《非常時期 VERY PERIOD 1997-2017:台灣當代藝術與非常廟藝文空間》。臺北: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17。34-65頁。
〈錄像的詩性領地與台灣數位藝術的倒退未來〉,吳嘉瑄主編,《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:2006-2016》。臺北: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,2017。129-139頁。
〈紀實如何轉向虛構,或再復返?〉。《藝術家》,500期,154-157頁。
〈民俗凝視‧語境摺疊:評「近未來的交陪」的策展思考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30204
〈如何與定形化的視覺知識告別?或從民俗影像的樣板與創新談起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,294期,98-101頁。
〈破繭之前的形式美束縛:談無垢舞蹈劇場《潮》的獨舞段落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33101
〈攝影書的兩種抵抗:談沈昭良《台灣綜藝團》的出版意義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。295期,128-131頁。
〈銜尾蛇時間裡的日常:談陳萬仁個展「旋轉世界的靜止點」裡的電玩式身體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53002
〈從總統西裝到女巫石:談《尚未指稱的對話》與參與式展演的敘事難題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63002
〈在一枚導彈視野中顯影的島嶼:談吳其育的「時間91平方米」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73101
〈「規模美學」與姚瑞中的「巨神連線」系列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73102
〈一直在現實社會蹩腳地擬態著:短評廖建忠的「行至兩光之地」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73105
〈視線調控下的親密觀看:談何采柔的物件敘事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83102
〈以父之名:談林羿綺「琥珀之夢」中的身體影像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83106
〈概念的瀰散‧關鍵字的聚合北美館展覽「朗誦∕文件」〉,余思穎主編,《朗誦∕文件:台北雙年展》。臺北:臺北市立美術館,2017。
〈滯留時間荒漠之人:談朱駿騰《八月十五》中的繞行身影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93006
〈那張壁紙是永遠跨不過的海:談廖祈羽的個展「河不停流」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093007
〈手執炭筆之人:談高俊宏的「棄路」與其精神地理素描之路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,301期,116-119頁。
〈在時延美學之外:謝德慶作品中的空間問題〉。《現代美術》,186期,53-60頁。
〈槓桿另一端的歷史艱難:短評黃立慧個展「時間的女兒」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103104
〈望向時間的深邃地層:談李基宏「佈展中」的工作中影像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123103
〈從「空氣草」到「交陪境」:談一種原生性藝術理論的可能〉。《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》。
http://talks.taishinart.org.tw/juries/wsh/2017123101